成都网站建设设计

将想法与焦点和您一起共享

大数据稽查步步惊心私募钻研“防盯”术

互联网IDC圈2月15日报道:证监会稽查内幕交易的风暴在整个资产管理领域蔓延。

创新互联公司专注于企业成都全网营销推广、网站重做改版、东莞网站定制设计、自适应品牌网站建设、H5页面制作商城网站建设、集团公司官网建设、成都外贸网站制作、高端网站制作、响应式网页设计等建站业务,价格优惠性价比高,为东莞等各大城市提供网站开发制作服务。

高压监管风暴,不仅让公募、券商和保险(放心保)等投资人群感觉内心惊惶,就连私募圈也变得风声鹤唳。

“现在没有大范围查私募基金,但身边就有三位私募朋友因内幕信息被调查,感觉查得很紧。”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透露,听内幕消息、联手公募资金炒股票是一批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但如今,“安全凌驾于收益之上”,他们都不敢去碰内幕信息这条红线。

私募“跟庄”被查

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规模较小,受到的监管和约束亦较少。但2014年以来,私募基金利用内幕信息炒作个股,也纳入监控范畴。

“现在查得很严,身边有三位私募朋友被查,牵扯的问题都是涉嫌内幕信息交易。”业内一位老牌私募基金经理陈宁(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据其了解,被调查的私募基金经理是原公募一哥和现私募一哥。此外就是圈内一位私募老总用公司自营账户投资一只小股票,股价在13个交易日涨幅超过30%。在此期间,上市公司正在洽购产业链上的一个项目。

私募基金的这一投资行为,纳入了交易所的监控范围。

“一个账号在敏感期间只买一只股票,进出点位踩得很好,短期盈利比较丰厚,引起了交易所注意。”陈宁透露,证监会稽查总队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位私募老总与上市公司的一位董事有频繁的通话记录。

据圈内人士透露,证监会稽查人员判断这位私募涉嫌利用内幕信息获利是基于几个标准,包括敏感时间、敏感价位、敏感人物、敏感账户。其中,所谓的敏感账户是指一个账户全仓只买一只股票,或者是原本不活跃的账户突然活跃。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位私募被交易所“盯上”的另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股价短期快速拉升。

“他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进出点位踩得这么好,这不仅仅是利用内幕信息获利,还涉嫌利用资金优势拉抬股价。”深圳一位私募基金人士透露,私募圈内的做法是喜欢联手炒作一只股票,操作手法凶悍,由此引起监管的注意。

此外,圈内传出私募基金被调查的一种行为是“跟庄”公募基金的持仓。

“典型的做法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投资操作同步,一起炒作某些股票,这在圈内称为跟庄行为。”一位知情人士称,监管层彻查公募基金的“老鼠仓”行为,顺藤摸瓜会查到一批跟庄公募基金的私募账户。

一位由公募基金转身到其他资管行业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业内存在“跟庄”现象。

“我以前一位同事出去做私募,他来找我说要跟我管理基金的股票。如果投资业绩不错,他可以在年底给我分红或者是在年底排名时给我抬基金净值。”上海一位前公募基金经理人士透露。

探消息防账户被“盯”

当圈内有私募基金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查时,有些私募开始曲线向监管层私下打听哪些投资行为会被监控系统“盯上”。

“我们投资一只股票,一年调研十几次,经常会从上市公司打听到非公开信息,这种行为是否算利用内幕信息获利?”这是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抛给其在监管层任职朋友的一个问题。

私募基金曲线打听的消息是交易所查内幕信息交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股票账户中买入的股票连续两次盈利达到40%以上,买入点位比较敏感、持有时间较短,交易所就会“盯”这些账户。

另一个途径是监控上市公司重大信息公告前一个星期的股票异动。例如,公司资产重组公告、股权变动等。

“一只股票因重大信息停牌,一个星期之内买入的账户是必查范围,一个月是重点查,三个月是有选择性地查,持股6个月以上是没有重大事情就不会查。”一位私募基金称,这是圈内打听到的监管层稽查内幕信息的标准。

基于此,私募圈内总结了避开监控视线的两条法则:一是根据基本面独立投资股票,不与其他资金联手炒股。二是避开内幕信息稽查的敏感时间点。

“现在重点是查公募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私募还没有大范围地查。但最怕的是查公募基金经理的时候,通过账户比对把自己也牵连出来,这就很讨厌。”一位私募基金投资总监直言,他们2014年开始转型研究公司基本面单独做股票,不敢再与外部资金联手。

对于喜欢炒作并购重组等消息型股票的私募,则明确一周之内要停牌的股票,一定不能碰。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买一点,一定要在账户分散买一批股票,千万不能出现单个账户只买一只股票的情况。”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更安全的做法是,等上市公司公告并购重组方案后,股价出现回抽时再介入。

“上市公司公告并购重组方案,股价会有一两个涨停,会有一些回调。在这个点位进去,买再多也不会被监管层盯上。”一位做并购重组项目的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很多私募炒并购重组题材都是这种玩法。

风声鹤唳的资管行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证监会稽查队重点彻查的是公募基金经理、研究员和券商分析师,私募和上市公司层面并没有出现大范围被查的现象。

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是风声鹤唳。

“大数据的稽查真的很可怕。4月下旬传我们公司的一位投资经理被调查。但3月底,他出来跟我们喝茶,还聊买什么股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已被盯上。”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介绍。

一位在业内盛传被边控的分析师亦表达紧张不安的情绪。“圈内都在传我被边控,但我也没办法判断自己是否被边控,动用证监会和公安系统的人脉去查自己到底是否被查。”

这种闻“查”色变氛围同样传导到了上市公司链条。

“上市公司变得非常谨慎,话都不敢多说。现在调研上市公司,感觉他们就是念报表,讲的都是年报、季报、公告等公开渠道能查到的内容。”一位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李亮(化名)介绍。

上市公司的谨慎态度,在券商组织的上市公司交流会中体现得更突出。

“以前可以问二季度的增长区间,公司在年内的收购计划,都有哪些潜在的收购目标,上市公司会大概介绍一下。但现在机构一问收购兼并等敏感题材,上市公司就会说不方便解答。”一位参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公司在大会场都不敢讲什么。


标题名称:大数据稽查步步惊心私募钻研“防盯”术
分享URL:http://chengdu.cdxwcx.cn/article/sddh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