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命令监控最方便,但是最优的方式是通过工具打开监控:比如jconsole、jvisualvm,几乎全部的信息都有了,另外jvisualvm支持远程监控,但是需要做一些配置
使用命令的目的
获取垃圾回收器的类型和系统参数 // jmap -heap pid
查看应用启动的参数// jinfo -flags pid
查看当前各个代区的容量和使用量情况 // jstat
FGC、YGC的总次数和总耗时 // jstat
立即生成Dump文件 //jmap -dump:live,file=dump_001.bin PID
强制FullGC // jmap -dump:live
查看线程的运行信息(包括死锁的线程) // jstack -l pid
jmap命令
heap pid:查看 JDK的概况的最好的一个参数
JVM主要参数:垃圾回收器的类型、各种ratio、当前实际Size、MaxSize是多少
当前各个代区的使用情况:Eden、From、To、Old区、Perm区
参数解读
垃圾回收器: parallel + Concurrent Mark-Sweep
堆区MaxSize是4G,也就是默认是操作系统的1/4,16G*1/4=4G
堆区低于40%,或者大于70% 会自动调整老年代的大小(但是不能低于xms的配置 2G,也不能高于 MaxSize 4G)
Perm区 大1G ,如我们配置
老年代(concurrent mark-sweep generation)容量:1715.25MB
年轻代:New Generation + 1 Survivor Space= 299.5MB+33.25MB
堆区的当前容量:1715.25+299.5+33.25=2048M
dump:生成快照文件,然后可以利用工具(比如jvisualvm)来分析dump包
dump堆到文件,format指定输出格式,live指明是活着的对象,file指定文件名
./jmap -dump:live,format=b,file=/usr/developer/huangForBackUp/test20190129.dump 25508
jmap还有一个额外的功能,通过命令触发FullGC,比如可以执行定时任务,在业务低峰期执行,会自动触发FullGC
因为在*:live前会进行full gc,如果带上live则只统计活对象,因此不加live的堆大小要大于加live堆的大小
jmap -histo:live
jmap -dump:live,file=dump_001.bin PID
jstat命令
gc: 主要查看FGC、YGC的总次数和累计耗时
查看堆内各个代区的当前容量和当前使用量(当前容量不等于MaxCapactiy,当前容量是根据条件动态调整的),因为当前容量不等于Max容量所以在定位问题的时候,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
- S0C : survivor0区的总容量
- S1C : survivor1区的总容量
- S0U : survivor0区已使用的容量
- S1C : survivor1区已使用的容量
- EC : Eden区的总容量
- EU : Eden区已使用的容量
- OC : Old区的总容量
- OU : Old区已使用的容量
- PC 当前perm的容量 (KB)
- PU perm的使用 (KB)
- YGC : 新生代垃圾回收次数
- YGCT : 新生代垃圾回收时间
- FGC : 老年代垃圾回收次数
- FGCT : 老年代垃圾回收时间
- GCT : 垃圾回收总消耗时间
gcutil:功能和gc 一样,但是是百分比的形式,读取更友好
gccapacity:读取各个代区的当前容量、大容量、当前使用量等信息
NGCMN : 新生代占用的最小空间
NGCMX : 新生代占用的大空间
OGCMN : 老年代占用的最小空间
OGCMX : 老年代占用的大空间
OGC:当前年老代的容量 (KB)
OC:当前年老代的空间 (KB)
PGCMN : perm占用的最小空间
PGCMX : perm占用的大空间
命令的使用:
./jstat -gc 91328
./jstat -gcutil 91328
./jstat -gccapacity 91328
jstack -l pid >> stackLog.log //-l 表示包括线程死锁的信息
输出当前应用的线程使用信息,其中包括线程死锁的相关信息
另外有需要云服务器可以了解下创新互联scvps.cn,海内外云服务器15元起步,三天无理由+7*72小时售后在线,公司持有idc许可证,提供“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高防服务器、香港服务器、美国服务器、虚拟主机、免备案服务器”等云主机租用服务以及企业上云的综合解决方案,具有“安全稳定、简单易用、服务可用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与优势,专为企业上云打造定制,能够满足用户丰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