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网站建设设计

将想法与焦点和您一起共享

gis前瞻性技术 gis前沿

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有哪些

计算机“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创新互联公司-专业网站定制、快速模板网站建设、高性价比绥中网站开发、企业建站全套包干低至880元,成熟完善的模板库,直接使用。一站式绥中网站制作公司更省心,省钱,快速模板网站建设找我们,业务覆盖绥中地区。费用合理售后完善,十载实体公司更值得信赖。

主要有以下六点:

(1)GIS与“数字地球”

(2)虚拟现实

(3)智能化与个性化的WEB信息检索技术

(4)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5)网格技术与云计算

(6)下一代网

GIS技术的发展趋势

GIS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从技术、地理信息、经济社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在该领域有以下趋势及建议:

应用软件数据端口应有专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同类型同方向的GIS数据交流共享方向提供适当的方便,以解决GIS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结合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以电子政务相关工程为基础,推动GIS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要任务,GIS在以资源、能源、生产、资金等空间综合配置、优化组合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相应的应用工程,推动GIS的发展;

应用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功能由通用管理功能转向资源评估、监督、跟踪分析等专业功能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各方面的矛盾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诸多的关联性,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建议,需要功能更专业化的GIS软件系统支持;

支持多源、多尺度、多类型集成应用的软件平台工具的开发应用。信息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源化趋势,要求资源环境方面的GIS应能够接收、处理及分析多种来源、多尺度的地理信息;

促进3S技术集成应用,推动专业技术及软件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与GIS的集成应用已成为GIS软件发展的趋势之一,而这种应用的发展是在应用推动的基础上建立的,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的集成化的GIS将成为资源环境领域GIS的发展方向,也是系统与业务结合的需要;

开展专业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结合资源环境各领域的需求,开发多种专业化的GIS,如针对性生态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地下水、生物资源等领域的专业性GIS软件与管理系统。 国内GIS现状和对策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的发展是与地理学、地图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数学和统计科学、信息技术等有关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GIS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始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GIS系统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son提出并建立,主要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第二个阶段是发展巩固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储设备的使用,促进了GIS朝实用的方向发展,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在世界各地纷纷付诸研制,如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对GIS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个阶段是推广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GIS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开始应用于全球性的问题,这个阶段涌现出一大批GIS软件,如ARC/INFO,GENAMAP,SPANS,MAPINFO,ERDAS,Microstation等;第四个阶段是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理信息产品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成为确定性的产业,并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我国GIS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经历了提出倡议、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等阶段。机械制图和遥感应用,为GIS的研制和应用做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数据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环节,对GIS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的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2013年,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GIS研究逐步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需求相结合,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制定了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规范,解决信息共享和系统兼容问题,为全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做准备。(2)应用型GIS发展迅速。(3)在引进的基础上扩充和研制了一批软件。(4)开始出版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书籍,设立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性地理信息系统的讨论和实验。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组织和支持下,国产GIS基础软件开发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一批GIS高技术企业,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国产GIS软件,如MapGIS、GeoStar、CityStar、SuperMap、MapEngine、GROW等,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这些国产GIS软件以较高的性价比,打破了国外GIS软件对我国市场的垄断,有力促进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这些年,GIS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面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测绘、环境保护、电力、电信、减灾防灾等领域渗透到矿产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与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逐步将GIS嵌入到电子政务系统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I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GIS系统正朝着专业或大型化、社会化方向不断发展着。“大型化”体现在系统和数据规模两个方面;“社会化”则要求GIS要面向整个社会,满足社会各界对有关地理信息的需求,简言之就是“开放数据”、“简化操作”,“面向服务”,通过网络实现从数据乃至系统之间的完全共享和互动。下面我们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角度来讨论和分析当前GIS的相关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1 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交换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血液,构建和维护空间数据库是一项复杂、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它包括:数据的获取、校验和规范化、结构化处理、数据维护等过程。GIS处理的数据对象是空间对象,有很强的时空特性,获取数据的手段及数据的形式也复杂多样。获取数据的基本方式有:野外全站仪平板测量、GPS测量、室内地图扫描数字化、数字摄影测量、从遥感影像进行目标测量和数据转换等。这些获取技术已基本成熟。同时,空间数据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同的空间数据必须进行周期不等的数据更新维护,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是实现GIS应用系统价值的前提基础。空间数据维护往往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多种数据格式和多种数据类型的大量数据,提供有效的空间数据编辑更新手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上述信息获取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部门已经积累了大量原始数字化数据和相应资料,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数据库以及大量的各类数字化地理基础图、专题图、城市地籍图等。国家测绘局已经完成了全国l:100万、 1:25万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及全国七大江河数字地形模型的建设,并启动了全国l:5万,部分省份1:1万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这些基础数据有力促进了GIS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产生了大量的GIS数据。但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大多采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以及它们在地理实体上的认识差异,使得所积累的数据难以转换和共享(即使能够数据转换,也会产生信息的丢失),从而形成一个个新的数据孤岛。制订数据交换的格式标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一些国家和组织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定义了一些数据交换标准,如SDTS,OpenGIS联盟制订的GML,另外一些公认的数据格式如DXF,Shapefile和MIF文件格式等正逐渐成为数据交换的事实标准。我国也在“九五”期间制定了地球空间数据转换标准。但是由于人们对空间信息认识和研究成果的制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地理数据模型,因此建立实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和信息标准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1.2 空间数据的管理空间数据的管理涉及到二个方面的内容: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模型刻画了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它为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因此,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对设计空间数据库和发展新一代GIS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GIS中与空间信息有关的信息模型有三个,即基于对象(要素)(Feature)的模型、场(Field)模型以及网络(Network)模型。GIS基础软件平台的研制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一直沿用这三种空间数据模型,但这些模型在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的描述与表达、数据组织、空间分析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新一代GIS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1) 仅能表达空间点、线、面目标间极为有限的简单拓扑关系,且这些拓扑关系的生成与维护耗时费力;(2) 难以有效地表达现实三维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3) 适于记录和表达某一时刻空间实体性状及相互间关系静态分布,难以有效地描述和表达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时空变化;(4) 没有考虑异地、异构、异质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和分布式“对象”处理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时空数据模型、三维数据模型、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GIS设计的CASE工具等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GIS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的学术前沿。

GICS行业分类(一)

一、国内外主要行业分类标准比较

国内外比较权威的行业分类标准,主要有六种。总的来说,这六种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管理型和投资型。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和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属于典型的管理型,而北美行业分类系统(GlobalIndustryClassificationStan?dard,由摩根斯坦利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简称GICS)、富时全球分类系统(FTSE)则属于投资型,中国证监会的《指引》虽然是针对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划分,但由于其以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为主要基础,同时参考了国外主要的管理型分类标准,因此仍是属于政府管理型。上证180指数在编制时即采用了投资型的GICS作为行业分类标准。

二、管理型与投资型两种分类标准的比较

1、分类标准的定性比较分析

分类的目的管理型分类标准的目的是反映国民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发展状况,而GICS、FTSE均明确说明分类目的是为投资者的投资分析、业绩评价、资产配置或指数跟踪基金服务以及在银行或经纪人的衍生工具活动中应用。

行业分类原则前者是产品导向,后者以产品导向为基础,结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分类,因此,两种分类的结构、层次划分都有很大区别。两种分类标准在细类的划分上,仍都以产品同质性为基础,但在大类的划分、内容与结构方面差别很大,管理型基本上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进行分类;投资型则考虑行业的投资价值同一性,从生产者立场向消费者立场转移。从结构层次上看,管理型基本上以三类产业的划分为依据,而投资型将消费特征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也淡化了三类产业的概念。

在分类的数量上,前者也比后者详细得多,如GICS最细一级子行业仅有123个,而NAICS体系中行业一共有1170个,国家统计局标准中行业小类有913个。从管理的角度看,详细的分类有利于统计和管理的方便,因为分类的对象是数十万计的产业活动单位;但从投资的角度看,过细的分类会造成行业内公司数太少,从而对经济状况的波动以及个别公司不同业务的波动过于敏感,公司子行业归属易变,行业缺乏稳定性,同时增加投资者使用的成本和复杂性。

分类对象管理型是对所有以赢利为目的或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产业活动单位分类,而投资型仅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种组织协会等是不属于其分类对象范围的。管理型分类关注的主要是宏观的行业总量,计算时是把跨行业经营的公司的产值利润等分拆后进行的;而投资型分类关注的是微观的公司个体的投资价值,由于证券都是每个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发行的,所以投资型分类在计算时是将每个上市公司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因此相比而言,按管理型标准划分的行业比较单一,包括各种部门在该行业的产出结果;而投资型分类的行业是主要从事该行业领域的公司的聚合,该行业的公司也可能从事其他领域的活动,所以它的行业概念不是单一的。

公司归属方法管理型基本按照产出特征划分,主要考察其主营收入;而投资型在考虑收入因素的同时,也考虑其盈利来源特征,这反映了其为投资者服务的目的,因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归根到底取决于其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

2、证监会《指引》与GICS分类标准的统计比较

中国证监会《指引》与GICS相比较,前者属于管理型分类,后者属于投资型分类,为了明确两种分类方法在分类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我们进行循环比较,查看它们在各个级别上相同的分类,并对总体分类相似性进行大致说明。

由于两者在分类的诸多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在统计结果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除去统计中的重复项,中国证监会一级分类中约有61%的类别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国证监会二级分类中约有42%的类别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国证监会三级分类中只有约11%的类别可以在GICS中找到。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与GICS的分类方法的差异较大。三、GICS和FTSE两种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区别

1、具体分类方法不同对公司进行行业归类时,GICS首要考虑收入,其次考虑利润。原因一是收入比利润波动小,更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活动;二是大部分公司都提供收入的行业和地区分解数据,但很多公司并不提供利润的行业和地区分解数据。然而,由于公司的价值与利润的联系更紧密,所以利润仍然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FTSE主要考虑公司各项业务的税前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考虑公司的收入。从可投资性角度而言,同时考虑收入和利润更科学。

2、分类原则有差异GICS更注重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特征,而FTSE尽管已经与管理型分类有了质的变化,但与GICS相比,仍更注重产品的经济性质或生产过程。应该说,注重产品的市场需求在现代社会更能反映公司的投资价值。

3、对行业投资机会的判断不同FTSE以静态的角度看待行业,因而非常注重行业的经济周期敏感性,这是因为如果行业非常稳定,那么其投资机会就仅在于随经济波动而发生的周期性行业增长与衰退。GICS以发展的角度看待行业,认为行业的投资价值在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说,注重行业的发展前景更符合现代投资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发展,新兴行业的出现和成长也越来越快,使得一些新兴行业的投资价值也越来越高,所以,注重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比注重经济周期敏感性更有利于判断行业的投资价值。

4、分类标准的层次不同GICS为四级分类,FTSE为三级分类。分类层次的增加适合于对数目很大的上市公司(例如全球数万家公司)同时进行分类,但同时会增加使用的成本和复杂性。稍微简单的分类层次则适合于对单个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分类。

中国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确定

一、GICS可作为中国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基本依据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考虑,在现有权威的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中,我们认为GICS最适合作为中国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基本依据:

1、对公司进行行业归类时,收入和利润两种因素中,以收入为主更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不少上市公司主业亏损,如果仅考虑利润,极易被归于非主业行业。

2、采用GICS是中国投资行业与国际接轨、吸引国外投资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就是以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为基础而制订的。

3、GICS更适合现代投资分析的需要,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最新特征。例如重视行业的消费特征和市场需求,对于商品和服务不加区分等。

4、GICS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趋势,例如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迅速扩张等。因此采用GICS具有前瞻性,一段时期内不需要进行频繁调整,同时有利于引导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

二、中国上市公司根据GICS进行分类的实证研究

1、判别行业分类方法优劣的标准和指标的选取

衡量一种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优劣,在于其是否能够成功区分各个行业所具有的不同投资价值,或者说,其是否能够将同行业的具有相似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归为一类,而将不同行业的具有不同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区分为不同的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表现,我们认为其最主要的表现指标是权益收益率ROE。至于股票投资的其它特征指标,如市盈率和换手率等指标,它们反映的是市场在某一时点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观评价。因此,我们在实证研究中选择ROE作为首要的评价指标,但为了考察市场对行业分类标准的认同度,从侧面证实行业分类标准的现实适用性,我们又选择了P/E比率对分类后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我们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别根据GICS和证监会《指引》作了行业分类,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分类后各行业上市公司ROE的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剔除了ROE绝对值大于100%的公司。对市盈率进行统计分析时,剔除了市盈率大于300和市盈率小于0的公司。

3、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根据《指引》分类方法,上市公司行业间ROE均值差异不显著(F=1.539;P=0.104>0.05);根据GICS分类方法,上市公司行业间ROE均值差异显著(F=2.354;p=0.012<0.05)。所以,可以认为GICS的分类比《指引》的分类更能区分不同行业ROE的不同,更能反映行业间投资价值的差异。

另外,根据《指引》分类方法,上市公司行业间P/E均值差异不显著(F=1.261;P=0.237>0.05);根据GICS分类方法,上市公司行业间P/E均值差异不显著(F=1.648;p=0.098>0.05)。但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我们将显著性水平放宽为0.10。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根据《指引》的上市公司分类行业间P/E均值差异不显著(F=1.261;P=0.237>0.10);而根据GICS分类方法,上市公司行业间P/E均值差异显著(F=1.648;p=0.098<0.10)。因此,可以认为GICS的分类方法比《指引》分类方法更能区分行业间P/E的不同,更能反映市场对上市公司行业投资价值认同度的差别。

我国上证180指数由于采用了GICS作为行业分类标准,从以上结果可知,能够更明确区分上市公司行业投资价值,更有利于引导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更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

三、对GICS进行修改的若干建议

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别较大,而且证券市场尚在高速发展中,上市公司存在一些与国外成熟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应用GICS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时,应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对GICS做适当的修正。

1、我国上市公司行业特征不明显,多元化经营公司比比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GICS标准的具体分类方法(进入准则)进行适应性调整。

比如,GICS规定,如果公司跨两个行业,归于提供了其收入60%以上行业,或者同时提供了收入和利润的50%的行业,如果不满足两个条件之一则根据历史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如果公司跨三个行业,归于提供了收入或者利润50%以上的行业,如果不满足条件,则归于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或金融部门的跨部门持股公司。这样的行业归属进入准则完全照办至我国市场则不太合适,需要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准则。

上证180指数公布的分类准则就规定:(1)、如果公司某项主营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0%以上,则该公司归属该项业务对应的行业;(2)、如果公司没有一项主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但某项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均在所有业务中最高,而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则该公司归属该业务对应的行业;(3)、如果公司没有一项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到30%以上,则由专家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确定行业归属。

2、我国上市公司稳定性差,改变主业或资产置换较为频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减少分类标准中子行业的数目,将某些相近的子行业进行适当合并,使分类标准"粗化",从而可以降低公司的行业敏感性,减少公司行业变更的频率。

3、GICS包含四级分类,虽然分类层次较细有利于分类的实施,但同时也显得有些繁复,特别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过细的分类反倒划分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将GICS的四级分类简化为三级或者两级分类。

4、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特点可以对GISC的行业进一步调整,有的应进一步细分,有些应该去掉。比如,我国上市公司比较集中的可选消费品、工业和原材料三个经济部门,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对于Gaming(赌博),CatalogRetail(电视直销、邮购)等我国根本没有或者没有上市公司的行业,在制订行业分类标准时就应去掉。

什么是gis技术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现实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


新闻名称:gis前瞻性技术 gis前沿
网页URL:http://chengdu.cdxwcx.cn/article/dohdo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