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网站建设设计

将想法与焦点和您一起共享

没有BAT的上海大数据如何“曲速飞行”

互联网IDC圈9月15日报道,9月初,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创新互联于2013年开始,是专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拥有项目成都做网站、网站建设、外贸营销网站建设网站策划,项目实施与项目整合能力。我们以让每一个梦想脱颖而出为使命,1280元察布查尔锡伯做网站,已为上家服务,为察布查尔锡伯各地企业和个人服务,联系电话:13518219792

在9月10日的《纲要》媒体通气会材料中,工信部认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方政府在支持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发展等方面均各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事实上,上海是国内较早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城市之一。但同时,上海一直被诟病创业环境不如北京、深圳,也没有互联网龙头企业,那么,在全新的大数据产业和应用领域,它如何“曲速飞行”呢?

发展大数据正变得越来越可被操作。

在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后,9月10日,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解读《纲要》时指出,为确保《纲要》在各地的落实和实施,工信部按照《纲要》的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出了76项具体任务,并确定了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进度安排。

这些行动规划和安排其实都与之前的调研相关。早在《纲要》出台之前,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大数据国家战略起草组。

启动大数据战略研究制定工作后,起草组曾在上海、广东、贵州、湖北等地区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委托中科院、工程院、赛迪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

而在9月10日的《纲要》媒体通气会材料中,工信部认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方政府在支持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发展等方面均各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事实上,上海是国内较早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城市之一。但同时,上海一直被诟病创业环境不如北京、深圳,也没有互联网龙头企业,那么,在全新的大数据产业和应用领域,它如何“曲速飞行”呢?

年内发布上海版《纲要》

“其实,在《纲要》出台之前,早在去年,上海就开始研究制定自己的大数据发展纲要,而这份文件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台,主要是因为上海比较谨慎,希望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一位接近上海市经信委的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了解,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实施意见目前正在抓紧起草制定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发布实施。

而上述知情人士披露,《纲要》及细化分解的76项任务被提出后,上海下一阶段可能会加速推进“五位一体”的落实,同时,在资金扶持力度上,不会消减,只会增加。

一个月前,在上海市大数据发展联盟筹备工作会议上,上海市经信委大数据发展处处长朱宗尧曾表示,近期要聚焦推进“1+5”重点工作,包括组织起草《上海市推进大数据发展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着力构建大数据“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放眼全国,大数据的典型应用目前还不突出,但上海有几件事做得比较漂亮。比如,当地经信委牵头,做了一个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尽管这个网站目前开放数据的数量、种类不是特别多,但至少先于大多数地方开始探索。”赛迪智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又如,上海近期尝试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大赛),开放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数据,供参赛选手使用,以此吸引优秀的大数据应用项目。在这方面,上海也是全国领先的。”安晖说。

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是国内首个政府数据服务网站,2012年6月上线,今年5月开通2.0版本。在这个网站上,网友可以获得诸如上海市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学校信息、高架上匝道关闭时间、上海市公务员管理机构概况信息等500项数据集,涵盖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等11个重点领域。

上海市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学校信息是目前整个网站下载量最高的数据集,达到了2.4万多次。点开这个文件,网友可以看到上海各区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名称、地址、开放项目、开放时间等信息。例如,复旦中学,华山路1626号,开放篮球场4片、排球场1片以及跑道,开放对象为社区居民及学生……

数据显示,为了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截至7月底,上海市各政府部门完成了50%业务系统的编目工作,累计编制资源目录数1.03万条、数据项达13.38万个。此外,上海市法人库、实有人口库和空间地理库汇聚了160万户法人单位数据以及2500万常住人口数据。

金融、医疗领域应用突出

在政府牵头的同时,沪上各个产业的“大数据+”改造也逐渐铺开。

“大数据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而上海的社会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也不错,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进步,所以,这些都给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使之成为有源之水。”安晖表示。

尽管目前,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应用几乎都在发展初期,但一个端倪是,得益于国际金融中心等优势,上海在金融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上发展较快。

根据阿里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移动互联网+”中国双创生态研究报告》,目前,移动互联网相关创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以及成都6座城市。其中,上海创业公司数量在全国总数中占比19%,仅次于北京的36%。

这份报告指出,与北京的文体娱乐及教育创业、杭州的电商创业相比,上海双创的产业特色是—金融与游戏领域优势突出。

而9月初,艾瑞咨询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TOP200。该榜单显示,目前,进入“独角兽俱乐部”(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的初创企业总共47家,其中,互联网金融企业10家,蚂蚁金服以460亿美元的估值高居榜首。而这里面,陆金所、众安保险、拍拍贷等5家公司的总部都位于上海。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大数据手段服务用户。

“很多传统金融机构搞大数据,比如银行,也许他们内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不显著,也不为人所知。相反,像蚂蚁金服、陆金所,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探索反而非常令人期待。”安晖说。

蚂蚁金服是较早探路金融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比如,旗下支付宝有一项芝麻信用的功能。这就是一款基于阿里的电商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推出的个人征信产品。而芝麻信用分高到一定程度,用户可以申请新加坡、卢森堡等国签证,不必再提交资产证明、在职证明或者户口本等复杂资料。

有意思的是,蚂蚁金服的总部虽然位于杭州,但支付宝总部已于今年4月迁至上海浦东陆家嘴。这一行为被蚂蚁金服解释为“以便于国际化拓展”。

无独有偶,陆金所的全资子公司、在深圳注册的平安普惠目前也在陆家嘴办公。“最近,我们刚和平安普惠洽谈过数据业务合作事宜,他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业务需要大量关于个人征信方面的数据。可以想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大数据未来将会获得重大机遇。”上海超算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部部长马慧民博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与平安普惠方面的商谈中,马慧民有些好奇,“你们一个深圳的企业为什么在陆家嘴办公呢?”对方表示,“这里的信息资源比较好,做金融大数据创新,机会更多。”马慧民认为,信息资源好一指上海的数据体量大,二指人才资源丰富。

除了金融,马慧民认为,上海大数据应用可能会较快成熟的另一领域是大健康。“在长三角一带,上海的医疗资源最为丰富,周边地区对其的医疗需求非常旺盛。前段时间,我们参与了好几个项目的评审,都是关于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后,进去了不少投资。”马慧民说。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目前有着30-40个应用系统,其计划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将这些整合形成一个临床数据库平台。

届时,病人进入医院后,系统会自动为其安排从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到出院计划的整个临床路径,从而减少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而这种具体到单病种的IT管理,将来是基于医院的大数据,由专业医疗人员协商设计好,相对固化在系统内。

没有BAT 如何发展大数据?

尽管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发展初有成效,但与北京、杭州、广东等地相比,上海有着自己的软肋:没有BAT—目前,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统治着搜索、电商与社交三大领域,不断吸纳用户的网上行为数据,未来几乎肯定会成为中国的数据寡头。

“原来,上海还有个盛大,但最近几年,盛大逐渐衰落,而大数据应用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关系。所以,如何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是上海需要赶紧研究的课题。”安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上海是出不了BAT的。以淘宝为例,这个网站成长之初曾销售大量假货,它之所以能在杭州发展首先说明当地政府的包容性很强,而上海做不到;又如阿里和腾讯推出的打车服务,它对原有体制机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上海虽然鼓励创新,但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在他们没有想清楚并拿定主意之前,管制力度会非常大。”沪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他看来,上海对创新创业有着一定的容忍限度。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当地也是谨慎而稳步地推进。”而且,上海的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原有产业足以支撑上海的经济体量,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全国来说也无可撼动。“所以,上海发展大数据并非一定需要有巨无霸的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已有产业进行‘大数据+’改造。”

而目前,有些行业的大数据发展有待提速;有些走在前沿的行业则遇到了一些问题。据马慧民观察,在上海的金融、传媒、健康等行业中,数据交换、交易的活跃度很高,规模也不小,但关于数据安全和法律方面的隐忧却始终萦绕。

“类似将电信行业的数据用于精准营销等情况,数据的提供方和使用方其实现在心里都存有疑惑。他们搞不清楚,这些数据的产权究竟归谁?自己使用数据的过程是否合乎规范?”

马慧民进一步分析称:“从贵阳交易所的一些操作来讲,数据定价目前处于尚不完善的阶段。数据的地下交易如何合规化,这是上海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大数据发展联盟重点要做的工作。但在考虑清楚之前,政府层面不会轻易有动作,这也是上海大数据交易所至今还未建立起来的原因之一。”

而由于上海的谨慎,沪上的大数据产业此前并没有爆发式地发展。而到了今年8月,随着A股连续重挫,恐慌情绪从二级市场蔓延至国内一级创投市场,互联网投资开始大幅降温。

“现在,大数据项目的融资难度要比之前大,投资者也更加谨慎。可能一开始谈虚的,大家都表现得很感兴趣,但最后谈到钱,大家都很务实。盈利点在哪儿?多少时间可以实现自主盈利?这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投资人都看得很重。”马慧民说。

但同时,马慧民认为,《纲要》出台后,政府会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资金投入,而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未来将撬动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本文名称:没有BAT的上海大数据如何“曲速飞行”
链接地址:http://chengdu.cdxwcx.cn/article/chhpcd.html